题洛神赋图诗
曹公文武俱绝伦,传与陈王赋洛神。
高情寓托八荒外,曾是亲逢绝世人。
五官郎将莫轻怒,椒房自是袁家妇。
闻道生时覆玉衣,便是于今腰束素。
惊鸿翻然不重顾,射鹿深冤更凄楚。
不将降虏赐周公,先识祸机杨德祖。
此意明明可自知,岂有神人来洛甫。
空用平生八斗才,七步那能说微步。
楚离日月常争光,湘夫人后夸高唐。
丹青画写鬼神趣,笔端调出返魂香。
妙画主文尽天艺,神理人心两无异。
此情万古恨茫茫,且为陈王说余意。
高情寓托八荒外,曾是亲逢绝世人。
五官郎将莫轻怒,椒房自是袁家妇。
闻道生时覆玉衣,便是于今腰束素。
惊鸿翻然不重顾,射鹿深冤更凄楚。
不将降虏赐周公,先识祸机杨德祖。
此意明明可自知,岂有神人来洛甫。
空用平生八斗才,七步那能说微步。
楚离日月常争光,湘夫人后夸高唐。
丹青画写鬼神趣,笔端调出返魂香。
妙画主文尽天艺,神理人心两无异。
此情万古恨茫茫,且为陈王说余意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借曹植的《洛神赋》展开,用现代语言解读就是:
1. 开篇夸曹操父子 说曹操(曹公)文武双全,他的儿子曹植(陈王)写下《洛神赋》。但诗中暗示曹植对洛神的高洁情感,其实寄托着更深的遗憾——他可能真正爱而不得的,是现实中一位"绝世人"(比如被哥哥曹丕夺走的甄宓)。
2. 暗藏历史八卦 用"椒房是袁家妇"影射甄宓原是袁熙妻子,被曹丕抢占;"惊鸿不重顾"说甄宓死后曹植的悲痛;"射鹿深冤"暗指曹植被曹丕陷害的遭遇。诗人认为曹植借洛神赋,其实在隐晦地诉说这些现实痛苦。
3. 吐槽皇家黑幕 "不赐周公"讽刺曹丕不学周公仁德,反而猜忌兄弟;"杨德祖"指杨修因聪明被杀,暗示曹植也活在恐惧中。诗人看穿《洛神赋》表面写神女,实则是曹植在危险政治环境下的自保之作。
4. 赞美艺术力量 后六句夸《洛神赋图》的画技高超,能把虚无缥缈的悲伤画得仿佛能闻到"返魂香"。诗人说:好的艺术(画和文)能跨越千年,让后人和曹植共情——那种爱而不得、抱负落空的遗憾,古今相通。
核心魅力: 诗人像侦探一样,从《洛神赋》背后挖出历史暗流,又像心理医生,解析曹植如何用美丽神话包装伤痕。最后升华到艺术的价值——真正的杰作能替人说出不敢明言的痛苦,并让不同时代的人产生共鸣。
王铚
王铚,生卒年月不详。字性之,自号汝阴老民,世称雪溪先生。高宗建炎四年(1130),纂集太宗以来兵制。绍兴四年(1134)书成,赐名《枢庭备检》。后罢为右承事郎,主管台州崇道观,续上《七朝国史》等。九年,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。晚年,遭受秦桧的摒斥,避地剡溪山中,日以觞咏自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