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半山亭休息时的所见所闻,充满了自然之美和禅意。
前四句写上山路上的景色:还没到山里,就听见几里外溪水的声音;进山后满眼都是杂乱生长的松树。阳光里飘着草木的清香,浓密的绿荫让云彩都显得清凉。这里用"闻溪濑"和"见乱松"两个细节,立刻把读者带进山间环境,而"空香""积翠"的描写既清新又富有画面感。
后四句转到寺庙附近:傍晚的钟声从烟雾缭绕的寺庙传来,山涧里的泉水声像捣米一样清脆。随意敲响山岩边的寺门,高兴地遇到一位僧人。这里"夕磬"和"风泉"形成听觉上的对比,而最后遇到僧人的场景,让整首诗突然有了人情味,也点出了山中清修的生活趣味。
全诗就像一组山水画:先画山路溪流,再画松林云雾,接着画深山古寺,最后画僧人的身影。诗人用耳朵听、用鼻子闻、用眼睛看,把山里的清净幽远写得活灵活现。特别是最后遇到僧人时的那份"欢喜",让整首诗的意境从单纯的写景,升华到表现人与自然、与禅意和谐相处的愉悦心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