送观上人

路转长干入翠微,寻幽常与道人期。
政忻接席听谈讲,又见停桡话别离。
上苑莺花留住久,故山猿鹤怨归迟。
却怜今夜禅窗月,更约同看定几时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讲的是诗人送别一位僧人朋友(观上人)时的复杂心情,既有对相聚时光的留恋,又有对离别的不舍,还暗含对人生聚散的感慨。

前四句写送别过程: 诗人沿着长干的小路走进青山(翠微),这地方是他常和这位僧人朋友相约寻幽探胜的地方。他们刚愉快地聊完佛法(接席听谈讲),转眼却要停下船来(停桡)道别。这里用"忻"(高兴)和"又见"形成反差,突出相聚短暂。

后四句写离别思绪: 五六句用对比手法:京城的花鸟(上苑莺花)想留僧人久住,而故乡的猿猴白鹤(故山猿鹤)却怪他回去太迟。这其实是诗人自己的心理投射——既想多留朋友,又理解他该回去了。最后两句最动人:诗人看着今夜禅窗的月亮,忍不住问:下次约好一起赏月,会是什么时候呢?这个开放式结尾,把友情和怅惘都融进了月光里。

全诗亮点: 1. 用"莺花猿鹤"这些自然景物代替直白的抒情,让离别情绪更鲜活 2. "却怜"二字转折自然,从送别场景突然跳到对未来的想象,余味悠长 3. 通篇都是家常话,但"接席""禅窗"等少量佛家用语,巧妙点出对方僧人身份

就像我们现代人送好友时,明明路上还聊得开心,到车站突然觉得舍不得,最后可能只说一句"下次再聚啊",所有情感都藏在这句平常话里。这首诗的魅力,正在于用最朴实的语言,道出了人人都经历过的离别滋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