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壮丽又灵动的劳山风景画,语言通俗却充满画面感。
前两句像无人机航拍:陡峭的山崖像巨人一样俯视着大海,山间小溪弯弯曲曲流过绿毯般的草地。用"千寻"形容山高(古代一寻约八尺),"草如茵"把草地比作毛毯,让人瞬间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与温柔。
后两句镜头推近特写:夕阳下,翠屏岩下的"眠龙石"被镀上金光,石头的纹理在光影中仿佛巨龙闪烁的鳞片。这里最妙的是把静态的石头写活了——"闪赤鳞"的比喻既符合龙的特征,又捕捉到夕阳在石面上跳动的光斑,让整块石头突然有了生命。
全诗短短四句,从高山大海写到溪流岩石,有远眺有近观,最后用夕阳点睛,就像用文字拍了一部风景短片。最打动人的是诗人把对自然的惊奇感,通过"眠龙石"这个充满想象力的比喻传递出来,让读者也能感受到:原来普通的石头在特定时刻,也能化身神话中的巨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