过枫岭
绝磴扶笋舆,扪萝才一缕。
峥嵘大竿头,连峰接数武。
岭半露烽墩,斥候静楼橹。
海天横苍苍,万里控一柱。
地险非人功,真宰为之主。
冻云欲酿雪,风力健如驽。
鸟厉愁飞迟,天长觉梦苦。
青空撑孤亭,长剑可倒拄。
坠涧隔千寻,沿缘不敢俯。
泉疑涌月流,石与陨星古。
持此谢越人,何必语天姥。
现代解析
这是一首描写枫岭景色的诗词,语言优美,形象生动。下面我用通俗易懂的现代语言进行分析:
首句“西行出枫关,日脚千嶂午”,描述了作者西行出了枫关,此时已经是正午时分,阳光从重重山峦间透射下来。这是对环境的大致描写,为读者勾勒出一幅美丽的山水画。
接下来的句子“绝磴扶笋舆,扪萝才一缕”,描述了山路险峻,需要乘坐舆才能攀登。作者轻轻抚摸着藤蔓,感觉只有一线生机。这里表现了枫岭的艰险,也展现了作者对生命的珍视。
“峥嵘大竿头,连峰接数武”描绘了山峰的巍峨壮丽,连绵不断。这里的语言富有韵律感,让人感受到诗人对大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“岭半露烽墩,斥候静楼橹”描绘了烽火台的静谧,暗示了这里曾经是军事重地,如今已经归于平静。
接下来的句子“海天横苍苍,万里控一柱”,描绘了海天交接的壮观景象,仿佛世界就在这一柱之间。这是对大自然壮美的赞美,也表达了诗人的豁达胸怀。
“地险非人功,真宰为之主”指出这里的险峻地势并非人工造就,而是大自然的神奇力量。这里的“真宰为之主”可以理解为大自然的主宰,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。
接下来的句子描述了天气的变化和景色的变化。“冻云欲酿雪,风力健如驽”描绘了天气的严寒和风的强劲。“鸟厉愁飞迟,天长觉梦苦”则描绘了鸟儿的艰难飞翔和作者的苦闷心情。
“青空撑孤亭,长剑可倒拄”描绘了青空中孤零零的亭子,仿佛诗人手中的长剑都可以支撑起整个世界。这里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和孤独寂寞之情。
最后的句子“坠涧隔千寻,沿缘不敢俯”描绘了深渊的惊险,诗人沿着边缘行走却不敢俯视。“泉疑涌月流,石与陨星古”则描绘了泉水的清澈和石头的古老。这里的语言富有想象力和表现力,让人感受到诗人的独特魅力。
最后两句“持此谢越人,何必语天姥”,可以理解为诗人以此诗向越人致谢,不必再提及天姥山(位于浙江)。这里表达了诗人对越地的喜爱和对自然的敬畏之情。
总的来说,这首诗词以优美的语言和生动的形象描绘了枫岭的景色和气氛,表现了诗人的豪情壮志、孤独寂寞以及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崇拜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