歌且谣行
我吟梁甫声独楚,梁甫不知我心苦。
我歌黄鹄心悠哉,日暮黄鹄期不来。
长啸六博呼五白,会须千金轻一掷。
鸡三足兮马生角,物论何曾久归著。
乃知天地之间无弗有,不在卮谈与杯酒。
诗书礼乐徒空言,其人与骨皆已朽,我乃因之亦俛首。
我歌黄鹄心悠哉,日暮黄鹄期不来。
长啸六博呼五白,会须千金轻一掷。
鸡三足兮马生角,物论何曾久归著。
乃知天地之间无弗有,不在卮谈与杯酒。
诗书礼乐徒空言,其人与骨皆已朽,我乃因之亦俛首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表达了一种怀才不遇、愤世嫉俗的情绪,同时夹杂着对现实世界的失望和对自由的向往。全诗可以分为几个层次来理解:
1. 孤独与不被理解的痛苦
开头两句写诗人吟诵《梁甫吟》(古代悲歌)时感到特别凄凉,但连《梁甫吟》本身都无法真正理解他的苦闷。接着用"黄鹄"(一种高飞的鸟,象征理想)表达期待落空的无奈——即使歌唱自由,但直到天黑也等不到黄鹄飞来,暗喻理想难以实现。
2. 放纵与豪赌的心态
中间四句展现一种狂放不羁的生活态度:大声吆喝玩赌博游戏(六博、五白),一掷千金毫不在意;用"鸡三足""马生角"(现实中不可能的事)比喻世道荒诞,是非标准混乱无常。这里其实是借放纵行为发泄对现实的不满。
3. 看透世界的虚无
随后诗人悟出:天地间本就没有绝对真理,真理不在空谈(卮谈)和酒宴中。他尖锐指出,儒家推崇的诗书礼乐只是空洞说教,那些圣贤早已化为枯骨——这是对传统价值观的大胆否定。
4. 无奈的妥协
最后一句"我乃因之亦俛首"(俛首即低头),表明诗人虽然看透一切,但最终只能选择低头妥协。这种矛盾心理强化了全诗的悲剧感。
核心魅力:
诗人用赌博、神话等生动意象,把抽象苦闷写得极具画面感。从孤独呐喊到放纵发泄,再到幻灭妥协,情绪起伏如浪涛,让读者感受到一个热血灵魂被现实碾压的全过程。其中对传统价值的质疑,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冲击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