见(明本、顾本作投)杨诚斋

名高身又贵,自住小村深。
清得门如水,贫惟带有金。
养生非药铒,常语尽(明本、顾本作是)规箴。
四海为儒者,相逢问信音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德高望重却甘于清贫的儒者形象,语言朴实却充满深意。

前四句用对比手法刻画人物:虽然名声很高、身份尊贵(可能是官员或学者),却主动选择住在偏僻小村;家里清贫得门庭冷落像水一样透明,但腰间却系着象征品级的金带——说明他并非真穷,而是主动选择简朴生活。这种反差突显了人物不慕荣利的品格。

中间两句揭示他的生活哲学:养生不靠贵重药材(暗示反对奢侈),平常说话都带着劝诫("规箴"指规劝的话)。说明他把儒家教诲融入日常生活,不是空谈大道理。

最后两句展现他的影响力:天下读书人见到他,都要恭敬地请教。就像现代人遇到学术泰斗主动求教一样,说明他虽隐居但依然受人敬重。

全诗核心是"清贵"二字——用清澈的生活姿态活出高贵的精神境界。诗人通过日常细节(住小村、清贫门庭、常劝诫他人)塑造出一个不摆架子、知行合一的儒者形象,对当下追求物质的社会仍有启示:真正的尊贵在于精神品格,而非外在条件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