清明庆州作

二月清明二十三,故山遥在海天南。
新坟纸挂松梢冷,旧冢烟凝草色酣。
天地何年生白骨,江湖有泪落青衫。
衷情几许凭谁遣,漫扫鸾笺笔下谈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清明时节,作者远离家乡的孤独与哀思。

开头两句点明时间地点:二月二十三清明这天,作者身在遥远的庆州,故乡远在南海之隔。这里用"海天南"三个字,一下子拉开了空间距离,让人感受到漂泊在外的孤寂。

中间四句是清明扫墓的场景:新坟的纸钱挂在松枝上显得凄冷,旧坟的烟火与青草相映。诗人突然发出感慨:天地间这些白骨究竟存在了多少年?江湖漂泊的泪水打湿了衣衫。这里"白骨"与"青衫"形成鲜明对比,既有对生命无常的感叹,也有对自己漂泊命运的感伤。

最后两句写无处排遣的愁绪:满腹心事无人诉说,只能提笔在信笺上随意书写。这里的"漫扫鸾笺"很形象,既指随意写字,也暗示心情的凌乱。

全诗最打动人的是那种无处安放的乡愁。清明本该回乡祭祖,诗人却远在他乡,只能通过想象故乡的扫墓场景来寄托哀思。诗中"冷"、"凝"、"泪"这些字眼,都透着深深的孤寂感。而最后提笔书写的动作,更是把这种无法言说的愁绪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