即事

云日散朝阴,清江更一临。
北堂无划积,南浦有波深。
春意饶芳树,晴光动翠岑。
自惭机亦浅,劳起海鸥心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边的闲适画面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内心的淡泊。

开头两句写天气转晴,诗人再次来到江边。乌云散去,阳光洒落,清江景色更加迷人。"更一临"说明诗人经常来这里,暗示他对自然的热爱。

中间四句具体描写江边景色。北堂(北边的房屋)前没有积雪,南浦(南边的水岸)却波涛深深,形成对比。春意让树木繁茂,晴光使山色更加青翠动人。这些景物描写生动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活力。
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。他觉得自己心思单纯("机亦浅"),却惊动了海鸥。这里用海鸥象征自由自在的生活,暗示诗人向往远离尘嚣、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心境。

全诗语言清新自然,通过春日景色的描绘,展现了诗人闲适淡泊的胸怀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与自然融为一体的生活态度,以及不慕名利、追求心灵自由的精神境界。

王珪

王珪(1019年—1085年6月12日),字禹玉,北宋名相、著名文学家。祖籍成都华阳,幼时随叔父迁居舒州(今安徽省潜山县)。仁宗庆历二年(1042年),王珪进士及第,高中榜眼。初通判扬州,召直集贤院。历官知制诰、翰林学士、知开封府等。哲宗即位,封岐国公。旋卒于位,年六十七,赠太师,谥文恭。王珪历仕三朝,典内外制十八年,朝廷大典册,多出其手。自执政至宰相,凡十六年,少所建明,时称“三旨相公”。原有文集百卷,已佚。《四库全书》辑有《华阳集》四十卷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