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迁莺
春前腊尾。问谁会开解,幽人心里。映竹精神,凌风标致,姑射昔闻今是。试妆竞看吹面,寄驿胜传缄纸。迥潇洒,更香来林表,枝横溪底。
谁为。停征骑。评蕙品兰,俱恐非同里。天意深怜,花神偏巧,持为翦冰裁水。拟唤绿衣来舞,只许苍官相倚。醉眠稳,尽参横月落,留连行李。
谁为。停征骑。评蕙品兰,俱恐非同里。天意深怜,花神偏巧,持为翦冰裁水。拟唤绿衣来舞,只许苍官相倚。醉眠稳,尽参横月落,留连行李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早春时节梅花盛开的唯美画面,通过细腻的观察展现了梅花的神韵与品格。
上阕开篇用"春前腊尾"点明时令,正是冬春交替之际。词人用拟人手法写梅花像一位"幽人",需要有人理解它的心事。接着用"映竹""凌风"展现梅花与青竹相伴、迎风挺立的姿态,把它比作传说中的姑射仙子。人们争相赏梅、折梅寄远,梅香飘散林间,枝条横斜溪边,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画卷。
下阕写旅人驻足赏梅。词人认为梅花与普通花草不同,是上天精心雕琢的"冰水"艺术品。想唤来翠鸟伴舞,却只有青松作陪,更显梅花清高孤傲的特质。最后写醉卧梅下直到月落星沉,舍不得离去,表达了对梅花的深深眷恋。
全词通过"冰水""绿衣""苍官"等清新比喻,将梅花塑造成超凡脱俗的精灵,既写出它外在的美丽形态,更突出其内在的高洁品格。词人赏梅、醉梅、恋梅的情感层层递进,展现了文人雅士对自然之美的痴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