书谢文靖东山图
山如出茧眉,溪似萦风带。
雅意乐溪山,安用携粉黛。
烟云无定姿,姝丽有真态。
谢公经世心,遇物何显晦。
钟鼎与山林,生处初一概。
均令四海间,如我常安泰。
临难无喜惧,与人共忧爱。
百年但影殂,千载犹心在。
风流不可追。超然八荒外。
雅意乐溪山,安用携粉黛。
烟云无定姿,姝丽有真态。
谢公经世心,遇物何显晦。
钟鼎与山林,生处初一概。
均令四海间,如我常安泰。
临难无喜惧,与人共忧爱。
百年但影殂,千载犹心在。
风流不可追。超然八荒外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山水画卷,借谢安(谢文靖)的隐居故事,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人生态度。
开头用比喻手法写景:山像蚕茧上弯曲的眉毛,溪水如飘动的衣带。这些柔和的线条勾勒出宁静的山水之美,暗示主人公不爱浓妆艳抹的浮华,只爱自然的真趣。
中间部分通过对比展开议论:云雾变幻无常,但真正的美在于本真。谢安既能治国安邦(钟鼎象征权力),又能隐居山林,说明高尚的人格在任何环境都能保持本色。诗人认为,真正的伟人应该让天下人都能安居乐业,面对困难不慌不乱,与百姓同甘共苦。
结尾升华主题:肉体终会消亡,但精神永存。谢安的风采虽已远去,但他超越时空的境界永远值得追慕。全诗通过山水之美引出人生哲理,赞美了将家国责任与个人修养完美结合的理想人格。
王铚
王铚,生卒年月不详。字性之,自号汝阴老民,世称雪溪先生。高宗建炎四年(1130),纂集太宗以来兵制。绍兴四年(1134)书成,赐名《枢庭备检》。后罢为右承事郎,主管台州崇道观,续上《七朝国史》等。九年,为湖南安抚司参议官。晚年,遭受秦桧的摒斥,避地剡溪山中,日以觞咏自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