晓因一病将及三年用特效药后幸有转机写示五首 其三

少陵老病相如渴,二竖浑同急火煎。
零露不禁三伏夜,凄风苦度九秋天。
焉知冬尽春冰解,岂意花开柳色妍。
偶起窥园惊景物,那堪床褥久缠绵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是一位长期病痛缠身的老人,在病情好转后写下的感慨。他用简单生动的比喻,让我们感受到病痛折磨的痛苦和康复后的喜悦。

前四句写病痛煎熬: 1. 用杜甫和司马相如两位古人的病痛自比,说明自己病了很久("老病"指杜甫晚年多病,"相如渴"指司马相如的糖尿病) 2. "二竖"用典(指病魔)形容病痛像烈火灼烧般难受 3. 三伏天夜里虚汗不止("零露"比喻虚汗),秋风里像枯叶一样瑟瑟发抖,突出病中虚弱

后四句写病情转机: 5. 没想到冬天结束冰雪融化时(暗喻病情好转) 6. 意外看到春天花开柳绿的美景("岂意"强调惊喜) 7. 偶然能起身看园中景色,与之前"久缠绵"卧床形成强烈对比 8. 最后一句感叹:卧床太久的人,连看到普通景色都觉得珍贵

全诗妙在: - 用四季变化比喻病情发展(秋病→冬尽→春来) - 通过"卧床"与"窥园"的对比,展现病人视角 - "惊"字用得传神,写出久病初愈者重新发现世界美好的感动

就像长期住院的人突然能走到窗前看风景,那种简单的快乐,被诗人写得真切动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