桃花①

黄蜂紫蝶日纷纷,蹊上清芬隔水闻。
朱脸和风初带酒,芳姿含雨乍行云。
文君垆畔飘红袖,宋玉墙头露绛裙。
莫道元都诗句好,几回迁客叹离群(施懿琳编校)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桃花盛开的动人画面,充满色彩与动态的美感。

前两句写桃花吸引蜂蝶的热闹景象:黄蜂紫蝶整天围着桃花飞舞,小路边的花香隔着溪水都能闻到。这里用“纷纷”二字,既表现蜂蝶的忙碌,也暗示桃花的繁茂,香气浓郁到能“隔水闻”,更显出桃花的吸引力。

中间四句用拟人手法,把桃花比作娇美的女子:
- “朱脸和风初带酒”写桃花在微风中泛红,像女子微醺的脸庞;
- “芳姿含雨乍行云”写雨后桃花湿润的姿态,仿佛女子刚沐浴完,带着朦胧的美;
- “文君垆畔飘红袖”用卓文君(汉代才女)的典故,把桃花比作她酒肆中飘动的红袖,既艳丽又洒脱;
- “宋玉墙头露绛裙”则借宋玉《登徒子好色赋》中“东家之子”的典故,写桃花从墙头探出,像少女害羞地露出裙摆,娇俏动人。
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提到“元都诗句”(可能指刘禹锡的玄都观桃花诗),但诗人认为再好的诗句,也比不上眼前桃花让漂泊的游子(迁客)感到孤独。这里暗含对离乡之人的同情——桃花再美,却更反衬出他们的孤寂。

全诗亮点
1. 画面感强:蜂蝶、花香、微风、细雨,调动视觉、嗅觉、触觉,让人仿佛身临其境。
2. 比喻生动:把桃花比作不同情境下的美人,既有娇羞,又有洒脱,赋予桃花灵动的性格。
3. 情感转折:从热烈欢快的春景,突然落到游子的孤寂,形成反差,让人回味。

简单来说:这首诗用热闹的春景反衬人的孤独,就像我们看朋友圈里别人晒的幸福,越美好越觉得自己孤单。桃花再艳,终是别人的风景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