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充满仙气与哀愁的梦境般场景,借历史典故和自然意象表达物是人非的感慨。
前四句像一组蒙太奇镜头:开篇用"辞汉仙人"的典故(传说汉武帝时西王母降临的仙事),暗示辉煌过往已消散无踪。口渴时想用金盆盛水,却发现连这微小愿望都难以实现。晚风中邻家笛声催落花瓣,秋雨把门前台阶染出青苔痕迹——这些细节都在说繁华褪去后的寂寥。
中间两句用了两个反差强烈的典故:"鸣銮迎帝子"是皇家仪仗迎接公主的盛大场面,"灵鹊误天孙"却指牛郎织女被喜鹊耽误相会的悲剧。通过这种对比,暗喻人生中期待与现实的落差。
最后两句突然转入绚烂画面:沉香亭北边春色如海,仿佛能召唤前世今生的魂魄。这里用唐玄宗杨贵妃在沉香亭赏牡丹的典故,将全诗升华——再美的春光,也不过是唤醒记忆的引子,永恒的美好像三生石上的约定,终究抵不过时间流逝。
全诗像用月光、雨水、笛声编织的网,打捞那些失落的记忆。每个典故都是打开往昔的钥匙,而自然景物则成为情感的刻度尺,丈量着从辉煌到寂寥的距离。
刘昌
刘昌(1424—1480)明代官吏、学者。字钦谟,号椶园,南直隶苏州府长洲(今江苏苏州)人。正统十年进士。授南京工部主事,迁河南提学副使,擢广东布政司左参政,博学多闻,工诗善文,藏书甚富,史称其累计所藏之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