奉别长史庾公太守徐公应召

烈风起江汉,白浪忽如山。方伯骤勤王,杞人亦忧天。
酆镐顷霾晦,云龙召我贤。车骑北艰苦,艅艎西溯沿。
水灵静湍濑,猛兽趋后先。龙楼开新阳,万里出云间。
宇宙既焜耀,崇德济巨川。受命在神宗,振兵犹轩辕。
煌煌逾涿鹿,穆穆更坤元。明王朝太阶,远迩望嘉言。
游子淡何思,江湖将永年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乱世中忠臣应召出征的壮阔画面,同时暗含对和平的向往。全诗可以分成三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部分(前六句):用暴风雨般的画面开篇,长江汉水掀起巨浪,暗喻时局动荡。地方长官突然接到勤王命令,连普通百姓(杞人忧天典故)都感到不安。这里用"霾晦"形容京城昏暗,暗示国家危难,而"云龙召贤"比喻朝廷急需人才。

中间部分(七至十四句):具体描写出征场景。陆路车马艰苦行进,水路战船逆流而上,连水中神灵都安静让路,猛兽纷纷避退,用神话色彩烘托正义之师的威严。后几句描写皇宫重见光明,贤臣如阳光穿透云层,用"焜耀宇宙"等宏大比喻赞美忠臣品德。

最后部分(剩余诗句):升华主题。将这次军事行动比作黄帝涿鹿之战般的正义之战,歌颂皇帝像轩辕黄帝一样英明。"明王朝太阶"指政治清明,而结尾"游子淡何思"突然转折,表达诗人作为游历者的真实心境——看似平静,实则把对江湖自在的向往深藏心底。

全诗妙在两种情绪的碰撞:表面是慷慨激昂的出征赞歌,字里行间却藏着诗人对官场征召的复杂心情。就像用金灿灿的颜料画英雄壁画时,悄悄在角落留了片水墨山水,这种"热血沸腾中藏着淡淡乡愁"的反差,正是古诗含蓄美的体现。

储光羲

储光羲(约706—763)唐代官员,润州延陵人,祖籍兖州。田园山水诗派代表诗人之一。开元十四年(726年)举进士,授冯翊县尉,转汜水、安宣、下邽等地县尉。因仕途失意,遂隐居终南山。后复出任太祝,世称储太祝,官至监察御史。安史之乱中,叛军攻陷长安,被俘,迫受伪职。乱平,自归朝廷请罪,被系下狱,有《狱中贻姚张薛李郑柳诸公》诗,后贬谪岭南。江南储氏多为光羲公后裔,尊称为“江南储氏之祖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