咏怀二首 其一

人生不如石,静默得自如。
林泉忘饥渴,天地为蓬庐。
点头听说法,守介耽幽居。
偶触片云起,膏雨遍海隅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用简单自然的语言,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、回归自然的生活理想。

开头两句"人生不如石,静默得自如"很有意思。诗人说人活得还不如石头自在,因为石头可以安静地待着,不受外界干扰。这其实是在讽刺现实社会中人们总是忙忙碌碌,难得安宁。

中间四句描绘了诗人向往的生活状态:在山水间忘记饥饿口渴,把天地当作自己的家;像高僧听佛法那样专注,安于清贫的隐居生活。这里用"蓬庐"(茅草屋)和"守介"(安于清贫)这些词,表现了诗人对简朴生活的追求。

最后两句特别生动:偶尔触动一片云彩,就能化作甘霖滋润大地。这既是在写自然景象,也暗喻隐居者虽然远离尘世,但仍能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。诗人用"膏雨"(滋润万物的雨)这个比喻,表达了他虽隐居却不完全避世的人生态度。

整首诗通过石头、林泉、云雨等自然意象,展现了一种淡泊名利、亲近自然的生活哲学。诗人不是在逃避现实,而是在寻找一种更本真、更自由的生活方式。这种追求心灵自由、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,在今天这个快节奏的社会里,依然能引起很多人的共鸣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