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中吕】朱履曲_归兴堂上先
堂上先生解印,松边雅子迎门,归来不管晋无人。蓉花新伴等,鹅鸭旧比邻,怕称呼陶令尹。
山中书事
一梦黄梁高枕,千年《白雪》遗音,野猿嗔客访云林、瓦沟弹桂子,石磴拂松阴,仙翁留共饮。
秋江晚兴
雨骤风狂已过,酒朋诗伴无多,一舸飘然占烟波。新炊菰米饭,道和竹枝歌,芦花深处躲。
湖上有感
玉雪亭前老树,翠烟桥外平芜,物是人非谩嗟吁。海榴曾结子,江燕几将雏,名园三换主。
山中晚秋
云顶陈抟高枕,山头杜甫长吟,秋客无风到西林。泉鸣溪漱玉,菊老地铺金,叶红山衣锦。
烂柯洞
永日长闲福地,清风自掩岩扉,樵翁随得道童归。苍松林下月,白石洞中棋,碧云潭上水。
春晚
朝雨过红销锦障,晚风狂香散珠囊,杜鹃声里又斜阳。三月当三十日,一醉抵一千场,绿阴浓芳草长。
仙游二首
题姓字《列仙后传》,寄情怀《秋水》全篇,玲珑花月小壶天。煮黄金还酒债,种白天结仙缘,袖青蛇口阆苑。
伙火山中丹灶,顺流溪上诗飘,鹤声吹过紫云桥。苔封山径冷,松倚石床高,花藏仙洞小。
现代解析
这首曲子像一组悠闲的田园生活速写,用轻松幽默的笔调展现了隐士生活的自在与趣味。
开篇《归兴》就像个退休干部的生活日记:官员刚卸任回家,连门口的小童都欢快相迎。新来的芙蓉花作伴,和邻居家的鹅鸭唠嗑,最逗的是怕别人叫他"陶县长"——活脱脱一个不想摆架子的老干部形象。
《山中书事》把修仙故事写成了农家乐:午觉梦见黄粱饭还没熟呢,山里的野猴就嫌游客吵,瓦片上掉着桂花,石凳上扫着松针,最后还被老神仙拉着喝酒,简直像误入了桃花源版的民宿。
《秋江晚兴》是场说走就走的躲清静:暴风雨刚过,朋友都没几个了,干脆划着小船钻进芦苇荡。煮着茭白饭,哼着山歌,活像现代人周末躲进农家院逃避加班。
最扎心的是《湖上有感》,用老树、小桥这些不变景物,反衬物是人非:石榴结过果,燕子养大崽,连豪宅都换了三任房东,像极了老同学聚会时感慨的"学校还在,我们老了"。
《山中晚秋》把大山写成艺术展:云里躺着陈抟老祖(著名睡仙),山头站着吟诗的杜甫,溪水叮咚像弹琴,黄菊铺地似金毯,红叶满山如锦绣——这不就是网红打卡地的九宫格文案吗?
《烂柯洞》把神仙洞府写成老年活动中心:老樵夫跟着小道童回家,松林里晒月亮,石洞里下围棋,潭水边散步,活脱脱退休老干部的养生日常。
《春晚》则是文青的狂欢:风雨打落了花帘,风吹散了香囊,听着杜鹃看夕阳。最后两句最绝——把三月当月底冲刺,喝顿大酒就当KPI达标,在绿荫芳草里躺平,这不就是当代打工人的摆烂文学吗?
两首《仙游》更是把修仙写成奇幻喜剧:在花月玲珑的小天地里,煮金子还酒债(堪比用比特币买单),种白云搞社交,袖子里揣着青蛇剑去仙境串门。第二首更逗:炼丹炉像农家灶,溪上飘着诗稿,仙鹤叫声穿过紫云桥,最后发现神仙藏在花丛后的小洞里——原来神仙也住精装小户型。
这组曲子妙在把隐士生活写得烟火气十足,神仙像邻居,修道如度假。用我们熟悉的生活场景演绎超凡脱俗的境界,就像给传统文化加了层轻松愉快的滤镜,让人会心一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