早梅芳(牵情·二之二)
缭墙深,丛竹绕。宴席临清沼。微呈纤履,故隐烘帘自嬉笑。粉香妆晕薄,带紧腰围小。看鸿惊凤翥,满座叹轻妙。
酒醒时,会散了。回首城南道。河阴高转,露脚斜飞夜将晓。异乡淹岁月,醉眼迷登眺。路迢迢,恨满千里草。
酒醒时,会散了。回首城南道。河阴高转,露脚斜飞夜将晓。异乡淹岁月,醉眼迷登眺。路迢迢,恨满千里草。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描绘了一场热闹宴会后的落寞,通过对比欢聚与独处的场景,展现异乡游子的孤独与思念。
上片用宴会细节堆砌出鲜活画面:高墙竹林环绕的幽静庭院里,临水设宴。一位女子故意躲在帘后露出绣鞋嬉笑,她妆容淡雅、衣带紧束,跳舞时如惊鸿飞凤,引得满座赞叹。这些细腻描写让读者仿佛亲眼见到宴会的精致与欢乐。
下片急转直下:酒醒人散,主人公独自走在凌晨的归途。河星西沉、夜露斜飞的景象,暗示着漫长无眠的夜。最后点明主题——异乡漂泊多年,醉眼朦胧中眺望远方,只见蔓延的野草如同心中疯长的愁绪,一直延伸到千里之外的故乡。
最打动人的是"恨满千里草"的比喻,把抽象的乡愁化作可见的连绵野草,既写出思念之深广,又带着"野火烧不尽"的无奈。全词就像一部微电影,前段是暖色调的宴会特写,后段切换成冷色调的归途长镜头,在华丽与苍凉的碰撞中,让漂泊者的孤独更具冲击力。
周邦彦
周邦彦(1056年-1121年),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,字美成,号清真居士,汉族,钱塘(今浙江杭州)人。历官太学正、庐州教授、知溧水县等。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,提举大晟府。精通音律,曾创作不少新词调。作品多写闺情、羁旅,也有咏物之作。格律谨严。语言典丽精雅。长调尤善铺叙。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。旧时词论称他为“词家之冠”。有《清真集》传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