归雁语

一雁南飞千雁随,洞庭洲外云梦陂。
往年经宿庐花渚,今来尽长鹿角枝。
鹿角枝,无定期。
有时黄沙积海岛,看尔埋没水中坻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归雁语》用大雁南飞的自然景象,隐喻人生漂泊与世事无常,语言质朴却意味深长。

开篇"一雁南飞千雁随"像电影镜头:一只领头雁带着雁群飞越洞庭湖,画面壮阔又暗含秩序感。诗人特意提到"云梦陂"(云梦泽的堤岸),这个古代著名湿地,暗示迁徙路途的遥远与艰辛。

中间四句通过对比手法,用大雁的栖息地变化写时代变迁。"往年停宿的芦苇荡,如今长满了鹿角般的荆棘",这种自然环境的剧变,暗喻社会动荡导致生存环境恶化。重复的"鹿角枝"像一声叹息,强调变化之突然与不可抗拒。

最后三句笔锋突转,用"黄沙埋没水中陆地"的意象,把诗意推向高潮。看似写自然环境的恶化,实则暗示人生中那些突如其来的打击——就像沙尘暴掩埋雁群落脚点一样,命运的变故常常让人无处可逃。

全诗妙在借雁群写人间:领头雁与跟随者的关系,让人联想到社会中的领导者与民众;栖息地的变迁,恰似普通人被时代洪流裹挟的无奈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但通过"看尔埋没"这样的旁观者视角,反而让漂泊无依的苍凉感更为深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