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迁莺 中郎、存永、阜樵、醉白,夜饮见山楼,听素容较书度曲,即席填词,素容倚而歌之

酒浓香细。
正烛晕高楼,花欹幽砌。
名妓清歌,狂奴异舞,我辈终当情死。
何用激昂意态,但得温柔滋味。
吾颓也,看罗裙揉乱,玉钗敲碎。
心醉。
听一曲,塞上明妃,欲堕琵琶泪。
桃颊销红,柳眉颦绿,故故酸人肠肺。
灯下酒容似火,庭外秋光如水。
更残了,任娇憨无力,枕人斜睡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词写的是一场声色犬马的夜宴,但背后藏着文人雅士复杂的情感世界。

上片像电影镜头一样展开:烛光摇曳的高楼上,花香从台阶缝隙飘来。名妓清歌曼舞,文人放浪形骸,作者甚至说"我们这些人就该为这样的情调去死"。表面看是纵情享乐,但"温柔滋味"四个字泄露了天机——他们其实是在用声色麻醉自己,就像喝醉的人故意打翻酒杯、弄乱裙钗。

下片情绪突然深沉。当歌女唱起王昭君出塞的曲子时,所有人瞬间破防。昭君故事里的乡愁,让歌女眉头紧蹙、脸颊发红,也酸透了在场文人的心。最妙的是结尾:灯火通明的宴席外,秋夜像冷水般寂静;直到天明时分,精疲力尽的歌女像小猫一样靠在人肩上睡着——这个慵懒的收尾,反而让整夜的狂欢透出深深的寂寞。

全词像一场精心设计的反差表演:用热闹写孤独,用香艳写苍凉。那些揉乱的罗裙、敲碎的玉钗,都是文人们在乱世中无处安放的灵魂碎片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