愚轩为高都宪赋

小智私以凿,民风日浇漓。
狗盗鸡鸣纷变诈,神机鬼状争怪奇。
南台都宪真超卓,铲采埋光全太朴。
满腔真意与天游,半点机心无地著。
世人竞谀佞,口舌如篪埙。
宁为周御史,期期发忠言。
世人多诡随,不异铅绕指。
宁为柳士师,直道终如始。
眼看薄俗恒自惩,开轩因以愚为名。
如公岂是真愚者,欲与往哲同垂声。
愿公无遽归乡土,尽挽民风复淳古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,赞美了一位名叫高都宪的清廉官员,同时批判了当时社会的虚伪风气。全诗可以分成三个部分来理解:

第一部分(开头四句)描绘了社会乱象:人们耍小聪明、民风败坏,到处都是欺诈和装神弄鬼的怪事。用"狗盗鸡鸣"形容偷偷摸摸的行为,"神机鬼状"描写人们装模作样的丑态,画面感很强。

第二部分(中间十二句)集中赞美高都宪的品格。说他像"铲采埋光"的工匠一样踏实低调,内心真诚坦荡,半点坏心思都没有。这里用了两个历史人物作对比:宁愿像周昌那样结巴也要说真话,也不学别人花言巧语;宁愿像柳下惠那样始终正直,也不随波逐流。说明他给书房取名"愚轩"不是真傻,而是故意反讽,想效仿古代贤人留下好名声。

第三部分(最后两句)是作者的呼吁:希望高都宪别急着退休,继续努力让社会风气重回淳朴。这里的"淳古"不是真要回到古代,而是希望恢复真诚守信的社会风气。

全诗最精彩的是用"愚"字做文章:在一个人人耍聪明的时代,坚持正直反而被看作"愚",这种反差深刻揭露了社会的荒谬。诗中"宁为...也不..."的句式很有力量,就像现代人说"宁愿...也不...",容易引起共鸣。通过具体的历史人物举例,让抽象的品质变得生动可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