题江岫图
乌衣巷里东风老,蝴蝶飞来满芳草。
美人春梦隔天涯,十二巫山眉不扫。
巫山巫峡江水新,烟波渺渺江南春。
鸳鸯不识横塘路,鹦鹉窗间呼向人。
青绫谁共官曹宿,雪楮云毫吮晴绿。
太常春瓮碧霞沉,六曲屏风对银烛。
美人春梦隔天涯,十二巫山眉不扫。
巫山巫峡江水新,烟波渺渺江南春。
鸳鸯不识横塘路,鹦鹉窗间呼向人。
青绫谁共官曹宿,雪楮云毫吮晴绿。
太常春瓮碧霞沉,六曲屏风对银烛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江南的画卷,同时暗含了思念与孤独的情感。
开头两句写乌衣巷(南京的古巷,象征繁华旧地)春意渐老,蝴蝶飞舞在芳草丛中,暗示时光流逝,繁华不再。接着提到“美人春梦隔天涯”,美人(可能指思念的人)远在天边,连梦都难以触及,而“十二巫山眉不扫”则用巫山神女的典故,表达愁绪难解、无心梳妆的忧郁。
中间部分转向江景描写:巫山巫峡的江水清澈,江南春色烟波朦胧。但“鸳鸯不识横塘路”一句,以鸳鸯(象征恩爱)迷失方向,暗指自己与所念之人相隔遥远,无法相聚。窗间的鹦鹉学舌呼唤人,更添寂寞之感。
最后四句写孤独的官场生活:独自在官署过夜,用笔墨(“雪楮云毫”指纸笔)书写心事;太常(官职名)的酒坛里春酒已沉,只剩烛光映照屏风,画面清冷,透露出无人相伴的寂寥。
全诗以春景反衬愁思,用典自然,语言优美,既有对江南风物的细腻刻画,又隐含深沉的情感,读来婉转动人。
张绅
张绅,曾官广南东路提刑(清道光《广东通志》卷二一三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