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送别一位姓陈的郡学教授(相当于地方教育局官员)任满回京的作品。全诗通过平实的语言,塑造了一位德高望重的教育家形象。
开头用"词源滚滚"比喻陈先生学识渊博如滔滔江水,但更强调他的学问源自孔子(洙泗指孔子讲学地),说明他传承的是正统儒家思想。接着赞美他全心投入教育("教本一心"),培养出众多品德高尚的学生("善人多"),影响力辐射千里。
五六句用具体事例展现陈先生的高尚品格:不在乎学生送的学费微薄("束脩"是古代学费),即使头发花白("老鬓皤")仍坚持戴儒生帽子("章甫"),坚守教育理想。最后两句是温暖的鼓励:虽然燕赵之地常写悲歌,但希望他回京后能精神抖擞,继续施展抱负。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而是用"学费少""白头发"这些生活细节,让一位清贫自守、敬业乐群的老教师形象跃然纸上。最后将"悲歌"反转为"益壮",既化解离愁,又表达了对教育工作者坚守初心的敬意,读来真挚动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