恭次家大人初抵季海陵官舍之韵

学山初不止邱陵,骥子终期万里程。
莫问官曹今落寞,正须人物自高明。
斗升聊可为亲养,岁月行看播治声。
膝下团圞事文史,此身何幸忝居兄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一位儿子写给父亲的家书,表达了对父亲教诲的感恩和自己的人生志向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:

第一段(前四句)讲人生追求: 用登山比喻人生——真正的学习不该满足于小山丘("邱陵"),而要像千里马("骥子")志在远方。虽然现在官职不高("官曹落寞"),但重要的是保持高尚品格("人物高明")。这里能看到儿子对父亲教导的传承——不求眼前名利,要追求更高境界。

第二段(中间两句)说现实与理想: 暂时做着小官("斗升")是为了奉养父母,但相信时间会证明自己的治国才能("播治声")。这两句很实在,既承认现实处境,又充满自信,体现了儒家"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"的渐进思想。

第三段(最后两句)写家庭温情: 最打动的画面是父子团聚("膝下团圞"),一起读书论史。最后"何幸忝居兄"这句很妙,表面说"惭愧当哥哥",实际暗含对父亲亦师亦友的敬爱,把严肃的孝道转化为温暖的亲情。

全诗亮点在于平衡:理想与现实、事业与家庭、严肃与温情都处理得恰到好处。用"千里马""登山"这些比喻让说理不枯燥,结尾的家庭场景又让诗有了人情味。我们能感受到一个既有抱负又重亲情的古代读书人形象。

孙应符

孙应符,字仲潜,馀姚(今属浙江)人。介子、应时仲兄。今录诗十一首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