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词描绘了一对恋人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,用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作比喻,读来既唯美又带着淡淡的忧伤。
上阕开头用"绿萝垂幔红妆绕"营造出温馨浪漫的氛围,就像新娘的闺房装饰。把两人的感情比作"细细游丝",既形容感情绵长不断,又暗示这份情愫像蛛丝般脆弱易断。"忍把浮名轻换了"道出女子宁愿放弃虚名,也要与爱人"浅斟低唱"共度美好时光的决心。
下阕通过音乐来写爱情。"檀板莺喉"的歌声里带着懊恼,就像恋爱中甜蜜的烦恼。用"青藤"和"迦陵鸟"比喻恋人关系,青藤需要依靠,鸟儿婉转歌唱,展现相互依存的亲密。最后以"荷花"形容女子娇羞的容颜,"呜咽"的笛声和"缥缈"的云暗示这段感情可能面临分离,留下无限惆怅。
全词最动人的是把抽象的感情写得具体可感:用蛛丝比喻情丝,用藤缠鸟鸣比喻恋人,让读者能直观感受到这份爱情的缠绵与脆弱。同时通过"浮名"与"浅唱"的对比,歌颂了超越世俗的真挚情感。
蒋士铨
蒋士铨(1725—1784)清代戏曲家,文学家。字心馀、苕生,号藏园,又号清容居士,晚号定甫。铅山(今属江西)人。乾隆二十二年进士,官翰林院编修。乾隆二十九年辞官后主持蕺山、崇文、安定三书院讲席。精通戏曲,工诗古文,与袁枚、赵翼合称江右三大家。士铨所著《忠雅堂诗集》存诗二千五百六十九首,存于稿本的未刊诗达数千首,其戏曲创作存《红雪楼九种曲》等四十九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