迈陂塘 壬子二月,舟次姑苏欲游未果,即事有作

听咿哑、柔波打桨,东风吹放孤艇。笙歌七里山塘路,谁向红楼斜凭。

浑不定。爱鬓影钗光,帘捲交相映。闲情重省。叹磨剑池荒,采莲人去,剩有月华冷。

清游地,偏奈归心愁迸。渡头夕照催暝。此来偷被莺花笑,笑我花时常病。

怜好景。总收拾诗囊,却也饶清兴。前期遥订。怕春色三分,柳丝千缕,飞絮糁香径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写的是作者乘船路过苏州,想游玩却未能如愿的惆怅心情,字里行间透着江南春色的美好与人生无奈的感慨。

开篇用"咿哑"的桨声和"柔波"的流水声,立刻把读者带进江南水乡的画面。坐着孤零零的小船,春风轻拂,本该是惬意的,但作者心里却装着心事。经过著名的山塘街时,听到红楼里传来的笙歌,看见帘子后若隐若现的女子身影,这些热闹都与他无关。

中间部分情绪开始低落。想到历史上著名的磨剑池已经荒废,采莲的姑娘也不见了,只有月光冷冷地照着。明明来到苏州这样适合游玩的地方,却因为急着回家而无法停留。黄昏的渡口,夕阳仿佛在催促他赶路。这里的"莺花笑我"写得特别生动,连春天的莺和花都在笑话他:大好春光里,你却愁眉不展像生病似的。

最后作者自我安慰:虽然不能畅游,但可以把这些风景写成诗,也算不虚此行。但又担心下次再来时,三分的春色、满天的柳絮,可能都已错过。这种对美好事物稍纵即逝的担忧,让整首词在优美的意境中透着一丝淡淡的忧伤。

全词就像一幅水墨画,有桨声灯影,有笙歌红楼,有荒池冷月,把苏州的春景与文人的愁思完美融合。最打动人的是那种"近在咫尺却无缘享受"的遗憾,以及"害怕错过美好"的细腻心思,这些都是普通人也能共鸣的情感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