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夜宿梓潼 其一

月上潼川郭,窗明夜色闲。水云通故国,杯酒送残山。

人怅连年别,天教万里还。喜心翻倒剧,抚枕望乡关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旅人在梓潼月夜下的思乡之情,语言朴素却情感真挚。

前两句写景:月亮升上潼川城头,月光透过窗户显得夜色格外宁静。这里用"明"和"闲"两个简单的字,就勾勒出清幽的月夜氛围。

中间四句抒情:看着水中云影,仿佛能通往故乡;举杯独饮时,连远山都显得落寞。诗人感叹多年漂泊在外,如今终于被命运安排踏上归途。"天教"二字透露出身不由己的漂泊感。

最后两句最动人:明明应该高兴,心里却翻涌着说不清的复杂情绪,只能抚着枕头遥望故乡方向。"喜心翻倒剧"这个描写非常生动,把那种近乡情怯、悲喜交加的复杂心态表现得淋漓尽致。

全诗没有华丽辞藻,就像在和我们聊天一样自然。诗人用月光、酒杯、枕头这些日常事物,把游子归乡前那种既期待又忐忑的心情写得特别真实,让人感同身受。尤其是最后那个望着枕头发呆的细节,特别能引发在外打拼之人的共鸣。

张问陶

张问陶(1764—1814) ,清代杰出诗人、诗论家,著名书画家。字仲冶,一字柳门。因善画猿,亦自号“蜀山老猿”。嘉庆十九年(1814)三月初四日,病卒于苏州寓所。其生平事迹见《清史稿》卷四八五《文苑》、《清史列传》卷七二《文苑传三》、胡传淮著《张问陶年谱》、《张船山书画年谱》等文献。张问陶著有《船山诗草》,存诗3500余首。其诗天才横溢,价重鸡林,与袁枚、赵翼合称清代“性灵派三大家”,被誉为“青莲再世”、“少陵复出”、清代“蜀中诗人之冠”,也是元明清巴蜀第一大诗人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