琴诗

澹乎无味中,指下清音发。
□□□□□,空山堕凉月。

现代解析

《琴诗》是一首描绘琴声与自然美景融合的诗歌。我们可以逐句分析其意境和魅力。

首句“澹乎无味中,指下清音发”,“澹乎无味”形容音乐的清淡、淡雅,没有过多的花哨和繁复,而是平和、质朴。“指下清音发”强调演奏者的指尖流淌出清澈、纯净的琴音,这种声音仿佛来自遥远的天籁之音,纯净而宁静。

接下来,“□□□□□,空山堕凉月”两句,尽管有部分文字不清,但我们可以通过意境猜测其意。这里的“空山”指的是寂静的山林,暗示着环境的幽静与空旷;“堕凉月”描绘了一幅清凉的月光洒落空山的画面,月光轻柔地洒在山间,增添了一抹清凉、宁静的氛围。

整首诗用琴声与自然景象的结合,表达了琴声的纯净、雅致和空灵,同时也传达了一种超脱尘世、宁静致远的意境。诗人通过琴声和自然景色的描绘,营造出一种超然物外的意境,展现了琴声与自然美景之间的和谐之美。这种意境既描绘了音乐的纯净之美,也体现了诗人宁静致远的心境。

米芾

米芾(1051-1107),北宋书法家、画家,书画理论家。祖籍太原,迁居襄阳。天资高迈、人物萧散,好洁成癖。被服效唐人,多蓄奇石。世号米颠。书画自成一家。能画枯木竹石,时出新意,又能画山水,创为水墨云山墨戏,烟云掩映,平淡天真。善诗,工书法,精鉴别。擅篆、隶、楷、行、草等书体,长于临摹古人书法,达到乱真程度。宋四家之一。曾任校书郎、书画博士、礼部员外郎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