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探讨的是禅宗的核心思想——超越表象,直指本心。我们可以这样理解:
第一句"即此见闻非见闻"是说,我们平时看到的、听到的并非事物的本质。就像看一场电影,银幕上的画面只是光影的投射,不是真实存在的事物。
第二句"无馀声色可呈君"进一步说明,在这个认知层面之外,其实没有什么声音、形色可以真正呈现给你。就像试图用照片向盲人描述颜色,终究是徒劳。
第三句"个中若了全无事"指出,如果真正明白了这个道理,就会发现本来就没有什么需要纠结的事。就像明白梦境是虚幻的,就不会被梦中情节困扰。
最后一句"体用何妨分不分"用现代话来说就是:本质和作用本是一体的,何必非要区分它们呢?就像阳光既温暖又明亮,我们不需要把它的温度功能和照明功能分开来看。
全诗用简单的语言揭示了一个深刻道理:放下对表象的执着,才能看到真实。就像放下对手机屏幕的专注,才能看到整个现实世界。这种智慧既适用于古代修行,也能启发现代人摆脱各种"信息茧房"的束缚。
释祖钦
释祖钦(一二一六~一二八七),号雪岩,闽之漳州(今福建漳州)人。五岁出家,十六薙染,十八行脚。初参双林洎、妙峰善、石田薰诸老,无所发明。闻天目礼住净慈,怀香请益,亦无所入。遂上径山谒无准师范禅师,依师范最久。理宗宝祐元年(一二五三),初住潭州龙兴禅寺,后历住湘西道林禅寺、处州南明佛日禅寺、台州仙居护圣禅寺、湖州光孝禅寺。度宗咸淳五年(一二六九),住袁州仰山禅寺。元世祖至元二十四年卒,年七十二。有《雪岩祖钦禅师语录》四卷,收入《续藏经》。事见《语录》,《续灯存稿》卷四有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