越歌(八首。约杨推官同赋)

阿侬羞杀黄帽郎,桂舟兰楫藻中藏。
芦竹生花秋满地,棹歌才动便寻榔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江南水乡的秋日风情画,语言清新自然,充满生活气息。

前两句"阿侬羞杀黄帽郎,桂舟兰楫藻中藏"写的是水乡女子的娇羞情态。一个"羞杀"生动刻画出女子见到心上人时的害羞模样,连戴着黄帽的年轻男子都不敢直视。她把自己的小船藏在茂密的水草中,就像少女藏起心事一样。"桂舟兰楫"这些精美的船具描写,暗示着女子对爱情的珍视。

后两句"芦竹生花秋满地,棹歌才动便寻榔"转向秋景描写。芦苇开花点明时节,秋意铺满水面。一个"才"字用得巧妙,船桨刚划动,就听见远处传来打榔(一种捕鱼工具)的声音,说明水乡处处都有勤劳的人们在劳作。

全诗通过少女的娇羞、精致的船只、秋日芦苇和劳作声响,把江南水乡的柔美与活力都浓缩在这短短四句中。诗人没有直接抒情,而是用白描手法让读者自己感受水乡生活的诗意,这种含蓄的表达反而更打动人心。

宋濂

宋濂(1310—1381)字景濂,号潜溪,别号玄真子、玄真道士、玄真遁叟。汉族,浦江(今浙江浦江县)人,元末明初文学家,曾被明太祖朱元璋誉为“开国文臣之首”,学者称太史公。宋濂与高启、刘基并称为“明初诗文三大家”。他因长孙宋慎牵连胡惟庸党案而被流放茂州,途中病死于夔州。他的代表作品有《送东阳马生序》、《朱元璋奉天讨元北伐檄文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