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以三国时期的铜雀台为背景,通过今昔对比抒发历史兴衰的感慨。
前两句用曹操(孟德)和曹植(子建)父子作代表:一个是叱咤风云的政治家,一个是才华横溢的文学家,他们共同缔造的繁华盛景如今都已消逝,令人唏嘘。这里用具体人物带出整个时代的辉煌与没落。
后两句把镜头转向现实:如今只有漳河的水流和天边的月亮还在,它们仿佛成了历史的见证者,能映照出当年铜雀台上歌舞升平的景象。"剩有"二字特别打动人心,强调除了自然景物,其他都已烟消云散。
全诗最妙的是用"天边月"这个永恒意象串联古今。月亮既照着现在的荒凉,也曾经照着过去的繁华,这种跨越时空的对照,让历史的沧桑感扑面而来。诗人没有直接说教,而是通过月亮这个"旁观者",让读者自己体会权力、才华终究敌不过时间的深刻道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