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白发苍苍却依然热爱读书的老者形象,通过几个生活片段展现他的高雅志趣和恬淡心境。
前两句写老人虽年迈仍手不释卷,他研究的文字(鹄文虫篆)在纸上熠熠生辉。这里用"烂生光"这个生动的比喻,让人仿佛看到古籍在阳光下闪烁的模样。
中间四句像一组生活剪影:有德高望重者为他门前的奇石题诗,史官曾在他制作玉器的作坊留下墨宝。他穿着木屐踏着云雾去竹林漫步,春日里放下纱帘,在氤氲香气中静坐。这些画面共同勾勒出一个远离尘嚣的隐士形象。
最后两句笔锋一转,写诗人自己乘船经过松陵(今江苏吴江)时,看见江上白鸥翩飞,不禁想起这位老友。以悠长的江水作结,既写实景又暗喻思念之情绵长不绝。
全诗妙在不用直白的抒情,而是通过"峨冠石"、"琢玉坊"等具体物件,"蹋云看竹"、"凝雾焚香"等生活场景,自然流露出对这位淡泊明志的老友的钦慕之情。最后江景的留白,更让这份友谊显得余韵悠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