徐侍郎素未相识时携酒命馔兼命诸诗客同访会稽山居

忽道仙翁至,幽人学拜迎。华簪窥瓮牖,珍味代藜羹。
洗砚鱼仍戏,移樽鸟不惊。兰亭攀叙却,会此越中营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山居生活中意外迎来贵客的温馨场景,充满生活趣味和人情味。

前两句写突然有贵客来访时主人的反应——"仙翁"(对客人的尊称)突然到来,隐居的主人连忙学着行礼拜迎。这里"学"字用得特别生动,暗示主人长期隐居已不太熟悉世俗礼节,慌忙中现学现卖的样子显得憨厚可爱。

中间四句用对比手法展现主客互动的温暖:客人华丽的发簪透过简陋的窗框闪光("瓮牖"指用破瓮做窗的贫寒住所),却带来珍贵美食代替主人日常的野菜汤。最妙的是"洗砚鱼仍戏,移樽鸟不惊":洗砚台时鱼儿照样嬉戏,挪动酒杯时鸟儿也不惊飞,说明主人平时与自然和谐相处已成习惯,连动物都不怕他。

最后两句点明相聚地点——在兰亭附近的越中山居。用"攀叙"(攀谈叙旧)和"营"(聚会)这样简单的词,就传达出主客相谈甚欢的热闹场面。

全诗妙在把两种不同生活状态的人相遇时的反差写得生动有趣:贵客不嫌弃山居简陋,隐士也不刻意逢迎,主客在自然环境中其乐融融。通过鱼儿、小鸟这些旁观者的"淡定反应",更反衬出这次访友的自然真挚,比直接夸赞友情更令人回味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