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石榴花十二韵

晔晔复煌煌,花中无比方。艳夭宜小院,条短称低廊。
本是山头物,今为砌下芳。千丛相向背,万朵互低昂。
照灼连朱槛,玲珑映粉墙。风来添意态,日出助晶光。
渐绽胭脂萼,犹含琴轸房。离披乱剪彩,斑驳未匀妆。
绛焰灯千炷,红裙妓一行。此时逢国色,何处觅天香。
恐合栽金阙,思将献玉皇。好差青鸟使,封作百花王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山石榴花的美丽景象,通过对花的细腻描写,展现了其独特的魅力。

首句“晔晔复煌煌,花中无比方”描绘了山石榴花的鲜艳和光芒,如同最出色的花朵一样。接下来,“艳夭宜小院,条短称低廊”说明山石榴花适合在小院子和低矮的走廊里生长,它们的色彩和姿态能很好地衬托环境。

“本是山头物,今为砌下芳”表示山石榴原本生长在山头,如今却成为了装饰地面的花卉,体现了其从自然到人工栽培的过程。作者接着用“千丛相向背,万朵互低昂”来形容花丛与花朵之间的姿态对比,展示了它们错落有致的美感。

“照灼连朱槛,玲珑映粉墙”进一步描绘了山石榴花在朱红栏杆和粉色墙壁的映衬下,更加亮眼和玲珑剔透。

“风来添意态,日出助晶光”则描述了微风和晨光给花朵带来的生机与光彩,使花朵显得更加生动迷人。

“渐绽胭脂萼,犹含琴轸房”继续描绘花朵的绽放过程,从还未完全开放的花萼到渐渐露出花蕊的状态。

“离披乱剪彩,斑驳未匀妆”则描写了花朵颜色的层次和不均匀,增添了自然的美感。

“绛焰灯千炷,红裙妓一行”一句用红花比作红灯和红裙,烘托出一种热烈和繁荣的氛围。

“此时逢国色,何处觅天香”则是赞叹山石榴花的美丽可以媲美最出色的颜色和香气。

“恐合栽金阙,思将献玉皇”表达了诗人希望将山石榴花栽种在皇宫中,献给天上的玉皇大帝。

“好差青鸟使,封作百花王”则想象通过使者将山石榴花封为百花园的王者,表达了对其崇高的评价和热爱。

整首诗通过对山石榴花的生动描绘,展现了其独特的美和生命力。诗中不仅有对自然美的赞叹,也表达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追求。

白居易

白居易(772年-846年),字乐天,号香山居士,又号醉吟先生,祖籍太原,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,生于河南新郑。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,唐代三大诗人之一。白居易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,世称“元白”,与刘禹锡并称“刘白”。白居易的诗歌题材广泛,形式多样,语言平易通俗,有“诗魔”和“诗王”之称。官至翰林学士、左赞善大夫。公元846年,白居易在洛阳逝世,葬于香山。有《白氏长庆集》传世,代表诗作有《长恨歌》、《卖炭翁》、《琵琶行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