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对联讲的是宋代名臣邹浩的故事,用对比手法展现了他的学问品格和人生经历。
上联讲学问: 1. "六经"代表儒家经典,说学问有千万种门路 2. 但邹浩抓住核心——"慎独"(独处时也要谨慎自律) 3. 他的学问上承孔子(泗滨指孔子家乡),下接程颐程颚(伊洛学派)
下联讲遭遇: 1. "三疏"指他多次上书劝谏皇帝 2. "九年再窜"是说因此被流放两次 3. "引裾一决"用典故(拉着皇帝衣袖死谏)展现他耿直性格 4. 最后用"晓行夜渡"的日夜兼程,形象描写流放路上的艰辛
全联通过: - 学问精髓(慎独)vs 人生磨难(流放) - 思想传承(孔孟程朱)vs 现实遭遇(死谏被贬) 这两组对比,突显了邹浩作为儒家知识分子的风骨:既要追求学问真谛,又敢于为原则付出代价。用"岭海""潇湘"等地理意象,让流放之路的画面感很强,容易引发共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