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钓鱼的场景,隐喻了人生中不同境界的处世智慧。
前四句通过对比小鱼和大鱼:小鱼因为贪吃容易上钩,就像生活中那些急功近利的人;而大鱼深藏水底难以捉摸,象征真正有本事的人往往低调内敛。这里用"隐见谁能量"的疑问,暗示真正的高手难以被轻易看透。
后四句转到老禅师喂鱼的场景:禅师喂食却不求回报,就像智者帮助他人时不图感激;而大鱼在深水处若隐若现的游姿,被比作华美的龙纹礼服(龙章),暗喻真正的高人即便不刻意表现,也会自然流露非凡气质。
全诗最妙的是把"钓鱼"这个日常活动,写出了三层人生境界:小鱼是功利境界,大鱼是智慧境界,而禅师喂鱼则达到了超脱境界。诗人通过观察鱼的不同状态,其实是在告诉我们:做人不必学小鱼贪图眼前利益,而要像深水大鱼般沉得住气,最终修炼成像禅师那样心怀善念却不求回报的境界。
崔鶠
崔鶠(yǎn),元佑进士,任凤州(今陕西凤县东)司户参军、筠州(今江西高安)推官。宣和六年(1124)起用为宁化军(治所在今山西静乐北宁化)通判,召为殿中侍御史。宋钦宗即位,以谏官召用,上书论蔡京之奸时,曾论及当时的文禁:“若苏轼、黄庭坚之文章,范镇、沈括之杂说,悉以严刑重赏,禁其收藏。其苛锢多士,亦已密矣。”而此时北宋垂亡矣。他深知局势难以挽回,“每叹天下事不可为”(吕本中《师友杂志》),不久得挛疾而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