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描绘了深宫夜晚的滴漏声,通过声音的变化暗示时间流逝和宫廷生活的节奏。
前四句写滴漏声从皇宫深处传来,天色渐亮,值班官员们开始准备早朝。诗人听到断断续续的滴水声,就像玉佩碰撞的轻响。这里用"杂珮轻"这个比喻特别生动,把机械的滴水声比作贵族身上的佩玉声,既优雅又准确。
中间四句转向宫外景象:青楼的欢宴刚散,街道上已有早行的马蹄声。月亮西沉,但清晨的寒意更浓。这里通过对比宫内宫外的场景,展现出整个城市从夜到晨的过渡。
最后两句是诗人的感慨:自己不是要去上朝的官员,却也不由自主地整理衣衫。这个细节很打动人,说明滴漏声营造的庄严氛围让人下意识地肃然起敬,也透露出诗人对仕途的向往。
全诗最妙的是把无形的"时间"通过滴漏声具象化:声音从隐约到清晰,从断续到连贯,就像我们看到黎明时分光线逐渐变化的过程。这种用声音变化来表现时间推移的手法,比直接写钟表数字更富有诗意。
严巨川
严巨川,字里不详。德宗建中四年(783),朱泚僭位,严作诗抒愤。德宗归京后,曾述及此事。又曾应进士试。事迹见《奉天录》卷一、卷二。《全唐诗》存诗2首,其中《仲秋太常寺观公卿辂车拜陵》一首,为苗仲方诗误入。另《奉天录》尚存诗1首,《全唐诗续拾》据之收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