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这首诗用两个生动的比喻,讽刺了当时社会上官多才少的现象。
第一句"圆冠思得多于鲫": "圆冠"指古代官员的帽子,这里代指官员。"鲫"是河里常见的小鱼,数量极多。意思是"想当官的人比河里的鲫鱼还要多",讽刺人人都想当官的社会风气。
第二句"刻木惟宜少似彪": "刻木"指雕刻木偶(比喻没真才实学的官员),"彪"是小老虎,在古代象征杰出人才。意思是"真正有才能的官员,应该像小老虎一样稀少可贵"。用"木偶"和"真老虎"的对比,突出对滥竽充数者的鄙视。
全诗妙在: 1. 用"鲫鱼"和"老虎"两种动物作比,形象好记 2. "多如鲫"和"少似彪"形成强烈反差 3. 短短14个字,就把"庸官遍地走,人才难寻觅"的社会现状说得透亮 4. 表面写官员,实则讽刺整个社会的功利心态
就像现在人说"网红多如狗,专家满地走"一样,古人早就看透了这种社会病。
黄彻
宋兴化军莆田人,字常明。徽宗宣和六年进士。授辰溪县丞,在任五年,以才称。官至平江令,以忤权贵弃官归。张浚欲辟之,不就。有《䂬溪诗话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