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扬州(广陵)的繁华夜景和文人雅士的风流生活,充满浪漫色彩。
首联写音乐与美景:一位参军(官员)吹奏出凤凰鸣叫般美妙的乐曲,二十四桥头明月如璧玉般皎洁。这里用"凤凰鸣"形容音乐高雅,用"璧月"比喻月光珍贵,展现扬州夜晚的声色之美。
颔联写文人雅兴:诗人想用美酒祭祀大地之神,又拿起彩笔为扬州城写下诗篇。"璚芳"指美酒,"芜城"是扬州的别称,表现诗人饮酒作诗的潇洒。
颈联写精致建筑:小巧的楼阁挂着华丽帘幕,别墅里葡萄美酒从玉壶中倾泻。通过"金缕""玉罂"等贵重物品的描写,暗示扬州生活的奢华。
尾联写醉后题诗:诗人醉醺醺地在乌丝栏纸上写诗赠给心爱之人,这种风流情调仿佛是三生三世注定的缘分。这里"乌丝"指有黑格线的笺纸,"三生"是佛教用语指前世今生来世。
全诗用明快的笔调,通过音乐、月光、美酒、诗词等元素,勾勒出扬州城纸醉金迷的夜生活,也展现了诗人纵情诗酒的文人情怀。诗中"凤凰鸣""璧月""金缕""玉罂"等华丽意象的堆砌,正是晚唐诗风的典型特点。
袁华
苏州府昆山人,字子英。工诗,长于乐府。洪武初为苏州府学训导。有《可传集》、《耕学斋诗集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