韶州至清远道中杂诗

浈阳峡百里,两崖状如门。
江流日漱啮,崩剥露危根。
空中颐霤削,骨立龙虎蹲。
孤舟出其下,凛然凄心魂。
石戴万篙眼,壁萦千牵痕。
溯流行良难,下峡如星奔。
滩急波易驶,林深景常昏。
奇峰递迎送,百千互卑尊。
或肖天榜挂,或疑铁骑屯。
心赏不暇接,目眩难具论。
古来投荒人,郁结声长吞。
壮观有如此,何必非君恩⑴?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描写从韶州到清远途中看到的壮丽山川和自然景象。下面我尽量用现代语言来分析这首诗。

首先,诗人一开头就描绘了浈阳峡的景象,说这个峡谷有百里长,两边的山崖就像一扇大门。江水每天都在冲刷和侵蚀山石,有些地方的石头都露出了危险的根部。从空中看去,那些山石就像被削过一样陡峭,像龙虎一样蹲在那里。诗人在这里乘着孤舟经过,看着这样的景象,感到非常凄凉。

接着,诗人描述了那些岩石上布满了篙眼,壁上布满了藤蔓的痕迹,说明这里的水流非常急,船只在逆流而上时非常困难,而下山时则像流星一样快。

诗中还提到,江中的滩很急,船一不留神就会翻船,林子很深,景色也常常看不清楚。一路上,奇峰一座接一座地出现在眼前,有的山峰像挂在天上的榜单,有的则像驻扎着铁骑的军营。诗人对这些景象赞不绝口,但是看也看不过来,心里感到非常兴奋,眼睛也看花了。

最后,诗人想到了古代那些流放到这里的人,他们心中的郁闷和叹息像长鲸吞吸一样深沉。诗人认为这里的景色如此壮观,真是让人感叹,何必一定要皇帝的恩赐呢?

总结来说,这首诗通过描绘沿途的山水风光,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赞叹,同时也反映了古代流放者的悲惨命运,以及对现实社会的反思。诗中既有对大自然的热爱,也有对历史的感慨,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诗意的佳作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