竹里梅

竹里梅花相并枝,梅花正发竹枝垂。
风吹总向竹枝上,直似王家雪下时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的作品,描写了梅花和竹子的相互映衬。

首句“竹里梅花相并枝”,描绘了一幅画面:在竹林中,梅花与竹子相伴而生,彼此依偎,共同生长。这两句诗通过对比,展现了梅花与竹子的不同特点,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喜爱之情。

第二句“梅花正发竹枝垂”,进一步描绘了梅花盛开的景象。这里的“梅花正发”指的是梅花盛开时,花瓣纷纷扬扬,如同雪花一般飘落;而“竹枝垂”则形象地描绘了竹子挺拔的姿态,仿佛在为梅花撑起一片遮风避雨的绿荫。这句诗通过对梅花和竹子的描绘,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。

第三句“风吹总向竹枝上”,进一步强调了竹子在风中的坚韧品质。这里的“风吹”指的是风吹过竹林,竹叶沙沙作响;而“总向竹枝上”则表明无论风吹多么猛烈,竹子都能屹立不倒,为梅花提供庇护。这句诗通过描绘竹子在风中的坚韧品质,赞美了竹子的高洁品质。

最后一句“直似王家雪下时”,则是对整首诗的总结。这里的“王家雪下时”指的是王家的雪花飘落之时,形容雪花洁白无瑕、晶莹剔透。而“直似”则表示非常相似,将梅花与雪花相提并论,进一步突出了梅花的美丽与纯洁。这句诗通过对梅花与雪花的比喻,赞美了梅花的高雅品质。

总之,这首诗通过对梅花和竹子的描绘,展现了自然界的美丽景色和高洁品质。同时,诗人也通过对风的描写,赞美了竹子的坚韧品质。整首诗语言优美、意境深远,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启迪。

刘言史

刘言史(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),唐代诗人。藏书家,赵州邯郸人。约公元742年至813年间,约自唐玄宗天宝元年至宪宗元和八年间在世。少尚气节,不举进士。与李贺同时,工诗,美丽恢赡,自贺外世莫能比。亦与孟郊友善。初客镇襄,尝造节度使王武俊。武俊好词艺,特加敬异卒后,葬于襄阳。孟郊作歌哭之。言史著有歌诗六卷,《新唐书艺文志》传于世。曾旅游金陵、潇湘、岭南等地。王武俊任成德军节度使时,颇好文学,为之请官,诏授枣强县令,世称“刘枣强”,但未就任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