再经太平观访沈道士不遇二首

不见芝岩驾鹤翁,抱琴归去悄无踪。
黄花似有东篱旧,山后山前取次逢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写的是诗人去拜访一位叫沈道士的朋友,结果扑了个空,于是有感而发。

第一句"不见芝岩驾鹤翁",用驾鹤这个意象点明对方是位道士(古人认为道士能乘鹤飞升),"芝岩"可能是道士住的地方。诗人满怀期待而来,却发现朋友不在家。

第二句"抱琴归去悄无踪"特别生动,可以想象诗人抱着琴兴冲冲来拜访(古人常以琴会友),结果发现人去楼空,只能默默离开。"悄无踪"三个字把那种失落感写得很有画面感。

后两句笔锋一转,虽然没见到人,但看到山间的野菊花(黄花)开得正好,让人想起陶渊明"采菊东篱下"的意境。诗人在山前山后随意走走,随处都能遇到盛开的菊花,这种偶遇的惊喜冲淡了之前的遗憾。

整首诗妙在把一次"拜访不遇"的小事写得很有意境。通过"驾鹤""抱琴""东篱"这些典故,把简单的场景变得高雅;又用"黄花""山前山后"这些自然景物,让失望的情绪转为闲适。最后那种随遇而安、处处发现美好的心态,正是这首诗最打动人的地方。

陈舜俞

(?—1072)宋湖州乌程人,字令举,号白牛居士。仁宗庆历六年进士。嘉祐四年复举制科第一。官著作佐郎。神宗熙宁三年,以屯田员外郎知山阴县。反对“青苗法”,疏谓其法乃“别为一赋以敝海内,非王道之举”,责监南康军盐酒税。有《都官集》等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