现代解析
好的,下面是我对这首诗的分析,希望能够帮助您理解这首诗的精髓和魅力:
这首诗名为《连雨杂书五首 其三》,从标题可以看出,这是一组诗中的第三首,主题与连续的雨天有关。让我们来逐句解析这首诗。
“虚堂坐无言,缱绻悲宿昔。”
诗人坐在空空的堂屋里,没有说话。这里的“缱绻悲宿昔”表达的是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悲伤。连续的雨天可能触发了诗人的情感,让他感到孤独和怀旧。
“常时眼中人,已如不相识。”
诗人感叹过去熟悉的人,现在好像已经变得陌生了。这可能是指诗人与亲友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改变,或者是一种对时间流逝、人事变迁的感慨。
“剥啄者谁子,令我喜折屐。”
“剥啄”是敲门的声音。诗人正在沉思或者沉浸在回忆中,突然传来的敲门声让他感到惊喜,甚至因为兴奋而差点摔倒(喜折屐)。这里可以看出诗人对于访客的到来感到意外和高兴。
“忽去已莫追,一笑岸玄帻。”
访客突然离开了,诗人没有追上他们。这里的“一笑岸玄帻”可能是诗人对访客的离去感到无奈和接受。尽管有些失落,但诗人还是选择了接受现实,以一笑置之的态度来面对。
整体来看,这首诗通过描述诗人在雨天的心情和经历,展现了诗人对过去的怀念、对现实的感慨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接受。诗中通过生动的描绘和细腻的情感表达,让读者能够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。连续的雨天可能给诗人带来了更多的思考和情感上的触动,让他通过诗歌来表达自己的感受。
黄溍
黄溍(1277年11月27日—1357年10月18日),字晋卿,一字文潜,婺州路义乌(今浙江义乌)人,元代著名史官、文学家、书法家、画家。他文思敏捷,才华横溢,史识丰厚。一生著作颇丰,诗、词、文、赋及书法、绘画无所不精,与浦江的柳贯、临川的虞集、豫章的揭徯斯,被称为元代“儒林四杰”。他的门人宋濂、王袆、金涓、傅藻等皆有名于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