南山登高和周太守韵 其二

罗衣不怯晓寒侵,山寺追陪五马临。
总是龙山遗俗会,须知鸡黍故人心。
归田莫待桑榆晚,为客应惭岁月深。
寄语西风休落帽,孟嘉头已不胜簪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作者与周太守一起登高赏秋的场景,表达了对友情、岁月和人生选择的感慨。

前两句写清晨登山的情景:作者穿着单薄的罗衣也不怕寒冷,陪同太守来到山寺。这里的"五马"代指太守(古代太守出行用五匹马驾车),展现了两人亲密的友谊。

中间四句是情感的核心:
1. 提到"龙山遗俗会",借用晋代名士孟嘉在龙山聚会的典故,暗示这场聚会延续了古代文人雅集的风雅传统。
2. "鸡黍故人心"用家常饭菜比喻真挚友情,就像老友相聚时准备的简单饭菜一样朴实温暖。
3. 劝告朋友和自己:辞官归田要趁早,不要等到晚年(桑榆指日落时分,比喻晚年);同时感慨自己漂泊太久,对此感到惭愧。

最后两句写得幽默又感慨:让秋风别吹落帽子,因为自己已经和当年的孟嘉一样头发稀疏,插不住簪子了。这里用孟嘉落帽的典故(传说孟嘉的帽子被风吹落仍浑然不觉),既呼应前文的龙山聚会,又自嘲年老发疏,在风趣中透露出对时光流逝的无奈。

全诗通过一次秋日登高,把朋友相聚的温暖、对人生选择的思考、对岁月流逝的感叹都融合在一起,既有历史典故的厚重感,又有日常生活的亲切感,最后用自嘲的口吻化解了岁月无情的沉重,显得洒脱而富有智慧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