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鹤洞中仙

信任水去游,*放灵猿耍。要去随霞恣害风,乘良马,稳坐香罗帕。南北与东西,选甚高和下。处处来回得自如,呈弓马。会把明珠射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《黄鹤洞中仙》用自由奔放的笔调,描绘了一个超脱世俗、随心所欲的仙人形象。我们可以从三个层面来理解它的魅力:

1. 仙人生活的自由感 诗中"信任水去游""放灵猿耍"等句子,就像在说:仙人完全信任自然,像水一样随意流动,像猴子一样顽皮玩耍。他骑着好马(乘良马),披着香罗帕,想去哪儿就去哪儿,完全不受束缚。这种生活状态让人联想到我们现代人向往的"说走就走的旅行"。

2. 超越常规的选择 "南北与东西,选甚高和下"这两句特别有意思。仙人不纠结于方向(不分东南西北),也不在乎地位高低(不分上下),这种超然态度,就像在提醒我们:生活中很多烦恼其实来自我们给自己设的限制。

3. 暗藏的人生智慧 最后"会把明珠射"这个画面很妙。表面上写仙人箭术高超,实际上"明珠"可能象征人生目标或珍贵机遇。诗人似乎在说:当一个人达到自由自在的境界后,反而能更精准地把握重要机会。

整首诗用骑马射箭、游山玩水这些生动画面,把抽象的道家思想变得具体可感。它最打动人的地方,就是用轻松愉快的语调,说出了很多人内心渴望的生活态度——摆脱条条框框,活出真性情。

王哲

(1112—1170)咸阳人,道士,初名中孚,字允卿。熙宗天眷初应武举,改名德威,字世雄;海陵王正隆四年学道,改名,字知明,号重阳子。倜傥尚义,不拘小节,好属文,才思敏捷。学道后往来终南山一带,曾在终南县南凿穴而居。后至山东崳山全真庵。所创教派名全真道。马丹阳、丘长春、王玉阳、郝广陵、谭处端皆其弟子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