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清高正直的官员形象,展现了他的品格和抱负。
前四句写这位官员的地位和性格:他官职清贵,靠近皇宫(丹墀指宫殿台阶),性格孤高与众不同。每天在金色大殿工作(凤扆指皇帝宝座后的屏风),闲暇时喜欢欣赏画着渔翁垂钓的古屏风——这个细节暗示他向往隐士般的淡泊生活。
中间四句用生动的画面展现他的日常生活:酒醒时卷起秋帘,在空寂的楼阁中远眺;黄昏对着稀疏竹林吟诗,看鸟儿归巢。这些意象烘托出他高雅的情趣和孤独的心境。
最后两句点明主题:他不断向皇帝进谏(献替指提出建议),忠诚的美名远扬。末句"鹏霄万里"用大鹏展翅高飞的典故,既赞美他的才能,也寄托了对他仕途远大的期待。
全诗通过宫廷与自然的对比,刻画了一个身在庙堂却心怀淡泊的清官形象。诗中"孤高"的性格与"鹏霄"的抱负看似矛盾,实则统一——正是这种不随波逐流的品格,才让他成为值得敬重的谏官。
李中
五代南唐诗人,生卒年不详,大约920-974年在世。字有中,江西九江人。仕南唐为淦阳宰。有《碧云集》三卷,今编诗四卷。《郡斋读书志》卷四著录《李中诗》二卷。另《唐才子传校笺》卷十有其简介。《全唐诗》编为四卷。人毕生有志于诗,成痴成魔,勤奋写作,自谓“诗魔”,创作了大量的诗篇佳作。与诗人沈彬、孟宾于、左偃、刘钧、韩熙载、张泊、徐铉友好往来,多有唱酬之作。他还与僧人道侣关系密切,尤其是与庐山东林寺僧人谈诗论句。与庐山道人听琴下棋。反映了当时崇尚佛道的社会风气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