述怀答故人(庚寅)
江湖耆壮少年愁,近死疑狐正首丘。
宇内无神遮怖鸽,滩头惶恐遁閒鸥。
芳菲节后章台柳,落日霜前促织秋。
仆本恨人⑴将老至,口徒衔石复何求?
浮踪万里三千劫,倦客孤魂大梦游。
往世宁知结杨意,今生岂堕喘吴牛?
凌云祗绕蓬窗底,流水惭洄笔海陬⑵。
涸鲋辙中遑说厄,羸夫胯下总论羞。
避秦廿载怀冰雪,斫地亡魂哭自由。
呵壁无天沈剑气,风雷何事搅沧洲?
陆沉犹有儿孙祭,星散唯难涕泪收。
袖手尸居馀一念,成灰此骨未依刘。
宇内无神遮怖鸽,滩头惶恐遁閒鸥。
芳菲节后章台柳,落日霜前促织秋。
仆本恨人⑴将老至,口徒衔石复何求?
浮踪万里三千劫,倦客孤魂大梦游。
往世宁知结杨意,今生岂堕喘吴牛?
凌云祗绕蓬窗底,流水惭洄笔海陬⑵。
涸鲋辙中遑说厄,羸夫胯下总论羞。
避秦廿载怀冰雪,斫地亡魂哭自由。
呵壁无天沈剑气,风雷何事搅沧洲?
陆沉犹有儿孙祭,星散唯难涕泪收。
袖手尸居馀一念,成灰此骨未依刘。
现代解析
这首诗是一位饱经沧桑的老者回顾人生的感慨之作,充满了对命运、时代和自身处境的复杂情绪。全诗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理解:
1. 人生困顿的写照
开篇用"江湖耆壮少年愁"点明人生各个阶段都充满忧愁,像老狐狸将死时仍惦记着故乡("首丘"典故)。"怖鸽"和"闲鸥"的比喻,暗示在动荡时代无处安身的惶恐。
2. 时光流逝的无奈
"章台柳"象征逝去的青春,"促织秋"(蟋蟀鸣叫的秋天)暗示生命将尽。诗人自称"恨人"(满怀遗憾的人),用精卫填海的典故表达徒劳的努力,展现对命运的抗争与无力。
3. 漂泊与屈辱
"浮踪万里"写尽半生漂泊,"胯下"典故(韩信受辱)暗指自己承受的屈辱。用"涸辙之鲋"(干涸车辙里的鱼)比喻困境中的挣扎,却仍保持"怀冰雪"的纯洁初心。
4. 对时代的控诉
"避秦"暗喻逃避乱世,"哭自由"直白表达对压迫的悲愤。"剑气沉沦""风雷搅沧洲"用壮阔意象隐喻时代动荡吞噬了个人的抱负。
5. 苍凉的晚景
结尾写子孙离散的凄凉,用"尸居"(行尸走肉般活着)形容暮年状态。最后"未依刘"(不依附权贵)表明坚守气节,即使骨灰也不妥协。
全诗的魅力在于将个人命运与时代洪流交织,用鱼鸟草木等生动意象代替直白说理。老人像一位伤痕累累的战士,在回忆中与青春、理想、屈辱对话,最终以"不依附权贵"的孤傲姿态站成晚年的剪影。诗中既有"落日霜前"的凄美,也有"风雷沧洲"的壮烈,更有"成灰此骨"的决绝,多层次展现了乱世中知识分子的精神世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