蜗庐有隙地三两席稍种树竹已有可观戏作七篇 其二 竹

种玉未渠久,疏篁长儿孙。
胜会不在多,何须辟疆园。
我观榛芜地,尘思纡且烦。
萧森对此君,清凉彻心源。
草木初无情,妄作净秽观。
乃知识种子,正是生死根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讲的是诗人在自家小院种竹子的感悟,用非常生活化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哲理。

前四句说种竹子时间不长,但已经长出茂盛的竹丛("疏篁长儿孙")。诗人觉得这样的景致就足够美好,不需要像古代富豪辟疆那样建造大园林。这里透露出知足常乐的生活态度。

中间四句描写对比:看着杂草丛生的荒地会让人心烦,但面对挺拔的竹子("此君"是竹子的雅称),却能感到透心的清凉。通过两种植物的对比,说明环境对人的心境有直接影响。

最后四句是点睛之笔:草木本来没有好坏之分,是人自己强加了干净或肮脏的判断。诗人突然领悟到,我们对外界的种种分别心("识种子"),其实正是困扰我们的根源("生死根")。就像今天说的"烦恼都是自找的",诗人用种竹子的经历,道出了放下执念才能获得内心平静的道理。

全诗妙在从小处着手——就是种了几丛竹子,却能引申出人生大智慧。语言朴实但意境深远,就像竹子本身,简单中见风骨。

程俱

程俱(1078—1144)北宋官员、诗人。字致道,号北山,衢州开化(今属浙江)人。以外祖邓润甫恩荫入仕。宣和三年赐上舍出身。历官吴江主簿、太常少卿、秀州知府、中书舍人侍讲、提举江州太平观、徽猷阁待制。诗多五言古诗,风格清劲古淡,有《北山小集》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