绿头鸭

胜花时。
临风渺予思。
厌春妍、红娇绿姹,铅花只恁轻施。
湿模糊、难描树影,白鬅鬙、尽改松姿。
裙溅冰泥。
鞋翻粉印,浣纱人倦洗胭脂。
青山老、丹移玉井,何处葛公祠。
断桥外、频催画桨,误击琼枝。
忆当年、阿苏小小,鸾箫能品参差。
紫云娘、双歌献酒,绿蓑翁、独钓成诗。
楼殿摇空,管弦作市,乐天有句寄微之。
观未足,朱帘尽卷,情怕雨丝丝。
谁呵手、戗金红上,装个狮儿。

诗意解析(由AI总结)

这首词描绘了一幅春日将尽、繁华渐褪的细腻画面,充满了对时光流逝的淡淡感伤和文人雅趣。全篇以"胜花时"开篇,点明此时已过了百花争艳的盛春,但作者仍驻足凝望,流露出不舍之情。

上阕用"红娇绿姹"形容曾经的绚烂春色,如今却像女子卸妆般褪去铅华。通过"湿模糊的树影"、"白发般的松枝"等意象,生动展现了春雨朦胧中景物的变化。浣纱人溅起的泥点、踩出的脚印,暗示着游人渐稀,春事将阑。而"丹移玉井"、"葛公祠"等典故,又为画面增添了历史厚重感。

下阕转入回忆,用"阿苏小小"(歌女)、"紫云娘"(乐伎)、"绿蓑翁"(渔父)等人物,串联起往昔春日里的音乐、诗酒之乐。"楼殿摇空"三句化用白居易诗句,暗喻繁华如梦。结尾处"装个狮儿"的细节尤为传神,可能是描写女子在红帕上绣金狮的纤手特写,在雨丝绵绵中透出几分俏皮的生活气息。

全词就像一轴缓缓展开的江南春暮图卷,既有"裙溅冰泥"的动感瞬间,又有"青山老"的永恒感叹,在雅致的文人情怀中夹杂着市井生活的温度,充分展现了宋代文人词"雅俗共赏"的特质。

张可久

张可久(约1270~1348以后)字小山(一说名伯远,字可久,号小山)(《尧山堂外纪》);一说名张可久肖像(林晋生作)可久,字伯远,号小山(《词综》);又一说字仲远,号小山(《四库全书总目提要》),庆元(治所在今浙江宁波鄞县)人,元朝重要散曲家,剧作家,与乔吉并称“双壁”,与张养浩合为“二张”。

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