留守待制视学

春早沂风暖,芹生泮水深。
前旌拂讲树,垂佩耀童衿。
郁郁弥文化,循循善诱心。
恭王不坏宅,金石有遗音。

现代解析

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古代学堂里师生和谐、文化传承的美好画面。

开头用春天的暖风和池塘边的水芹起兴,营造出学堂生机勃勃的氛围。"前旌拂讲树"是说老师的旗帜轻拂过讲学的树木,"垂佩耀童衿"描写学生们佩戴的饰品在衣襟间闪闪发光,这两句生动展现了师生互动的场景。

中间部分用"郁郁"形容文化氛围浓厚,用"循循"赞美老师善于引导的教学方法。最后两句借用"恭王宅"和"金石音"的典故,比喻这座学堂就像古代贤王的宅院一样坚固不朽,师生们的教诲如同金石之音般永远流传。

全诗通过自然景物与人文活动的交融,表达了作者对教育事业的赞美之情。诗中既有具体生动的画面描写,又有深刻的文化寓意,展现了传统文化中尊师重道、薪火相传的价值理念。

石介

石介(1005-1045)字守道,一字公操。兖州奉符(今山东省泰安市岱岳区徂徕镇桥沟村)人。北宋初学者,思想家。宋理学先驱。曾创建泰山书院、徂徕书院,以《易》、《春秋》教授诸生,“重义理,不由注疏之说”,开宋明理学之先声。世称徂徕先生。“泰山学派”创始人。关于“理”、“气”、“道统”、“文道”等论对“二程”、朱熹等影响甚大。从儒家立场反对佛教、道教、标榜王权,为宋初加强中央集权提供论据。主张文章必须为儒家的道统服务。曾作《怪说》等文,抨击宋初浮华文风。著有《徂徕集》二十卷。

0